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

評論/通膨房價漲 懲罰老百姓


政大地政系教授

最近油、電雙漲帶動多項民生用品的漲風,也使建商有調漲房價的態勢,除了行政院要求落實穩定物價因應措施外,央行也將緊縮銀根以抑制房價的飆風。在多項民生物資及房價上漲而薪水不漲的情況下,政府似乎無力減輕老百姓的痛苦指數。


這波物價升高的趨勢,其實延續自去年的牛奶漲勢,而大台北地區房價,近十年來每年約漲一成,民眾購屋壓力早已苦不堪言,遠超過民生物資價格上漲壓力;但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,近年來平均卻僅約為百分之二,實在無法反映人民購買力遽跌之感受,其原因可由此指標之成分了解一二。


蓋消費者物價指數所涵蓋的項目,都是民生「消費」必需品,約包括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及醫藥等日常需購買的商品,計價標準包含本地生產及進口物價。


就食品來源而言,咖啡、小麥及大豆等多為進口,價格以國際商品交易市場為標準;「行」的成本,主要是石油價格,亦由國際市場決定,但在中油及台塑的壟斷下,價格風險轉嫁給消費者是社會的不公,也是台灣消費者的無奈。


最值得探討的是「住」的價格,在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編列中,住的價格採計「租金」成本,而非「房價」,因租金實際反映住屋者「消費使用」房屋之成本,而房價則包含了「投資」的成果;因此消費者物價指數,在居住類的價格僅使用租金,表示租屋即可符合居住需求。


此編列原則看似合理,但在台灣租屋市場不發達、租屋品質普遍低於住屋、以及居住補助一面倒向購屋的情形下,物價指數之居住類價格,僅依租金水準編列,實在有失公允,完全無法反映居住壓力遽升的台北。


連租屋市場發達的英國,其國會也要求主計部門檢討將房價納入消費者物價採計的可行性,我國的穩定物價小組,也該管管房價了!


這波物價及資產價格上漲,反映了幾個問題。首先,世界各國央行在次級房貸風暴期間,競相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所引發的通貨膨脹,如美國動用了兩次量化寬鬆政策,引發全球原物料的上漲;台灣則在民國九十八年增加了近三成的MIB貨幣供給,游資充斥下使資產價格膨脹。套用「經濟學人」雜誌的話,物價上漲是寬鬆貨幣政策下對老百姓的「標準懲罰」。


其次,大台北地區房價高漲的另一主因,更是來自國內產業及就業機會南北分布失衡,導致購屋需求的集中,惟有落實區域之均衡發展,才能逐漸紓解大台北的居住壓力。


最後,住宅與其他投資商品不同的是,其居住需求的本質,當價格被炒高時,民眾之居住能力及權利即受排擠,因此央行為了救市而印鈔票時,應了解後續之副作用,且其他部會也應有所因應以為配套,如提供租屋住宅,以舒緩百姓購屋壓力,而非鼓勵民眾搬離都會區;或對投資客就實價進行課稅,以抑制投資飆風。


因此,政府除了該管一般「搭通膨便車」、數年來順勢上漲的民生物資等「大事」外,更應著力於處理過去平均年漲一成數十萬、上百萬的大台北房價「更大的事」,如此才能免除未來貨幣政策緊縮後的金融風暴,且市場上有負擔得起的房子,也才是長遠下子孫之福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