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不動產實價登錄


【經濟日報/記者徐筱嵐、陳乃綾、蔡佳妤/台北報導】

政府仿效美、日先進國家,推出「不動產實價登錄」制度,但公告內容採「去識別化、區段化」方式,學者及不動產估價業者直批,區段化公告與現行房地交易價格簡訊作法無差別,房價無法透明化,仍有被操弄的空間。

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批評,「區段化公告」跟過去政府的房地交易價格簡訊作法根本沒差別,唯一差異是新制採自動申報、筆數較多,若要真正房市透明化,就要將資訊完全公開。

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諶認為,政府採區段化公告,不說明登錄與課稅間的關係,「沒完整配套,只丟出價格,沒意義!」

陳諶表示,「估價」是地政一環,具「防弊」功效,透過估價機制,掌握市場價格,了解各區域的供需,才能擬定、解決基礎建設,以及住宅政策等問題。

政大教授張金鶚說,房產市場中,誰擁有資訊,誰就是贏家,區段化公告,政府只做半套,卻拿隱私權作為藉口,民眾只能「見林不見樹」,房價仍有人為操弄空間。

他說,美國不動產實價揭露網站,有交易房價,還能查到10年內每次轉手賣出價格。政府應推動估價師查核制度,避免有心人士低報避稅。











圖/經濟日報提供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