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森房屋行銷副總黃淑苓10年前買下她人生的第一間房子,但因當時對房地產不熟悉,加上未能判斷地段發展性及個人實際需求,讓她等於損失700萬元。 10年前黃淑苓與男友(現在的老公)計畫買房子。當時她先生住在台北醫學院附近,剛好有一戶近30年、28坪的公寓要出售,屋主當時開價520萬元、每坪18萬元,這對住在當地30幾年的她夫家來說簡直是天價,加上公寓又老又舊,所以無法接受。 當時尚未踏入房仲業、還在華岡藝校任教的黃淑苓曾經想過,其實購買那間公寓的房貸,只占他們夫妻月所得的三分之一;但由於沒有相關產業知識,又不想讓房貸影響生活品質而作罷。 因黃淑苓是基隆人,後來夫妻在基隆郊區看上了24坪、樓中樓型式的產品,一走進這個上千戶的大社區,即被精美設計及裝潢華麗的樣品屋「迷惑」,加上銷售人員的三寸不爛之舌努力述說,「夜晚散步在楓林大道上、假日優閒於游泳池畔,下班回家受到警衛尊榮式的歡迎」,更令他們有無限想像。 兩相比較下,就這樣買下了他們的第一間房,雖當時以320萬元總價購買,確實比北市公寓便宜,但卻高於同區房價2成;加上樓中樓額外裝潢費及家具、家電等費用,最後只比北市那間公寓少50萬元。 但她入住後發現,基隆那房雖打著近北二高交流道,看似交通便利,但他們夫妻都屬朝九晚五上班族,出門時當然也與其他人一同塞在高速公路上。最後為了上班、小孩就學考量,依舊住在夫家於台北的老房子裡,基隆的只有假日去住,到現在都還「晾」在那。 今年初,隨著北市房價上漲,都更議題也帶動老公寓的價值,黃淑苓說,當初看的老公寓屋主以總價1200萬元售出,足足比10年前增值2倍;但基隆那房卻打了75折,僅有250萬元,「同一社區裡面要賣的還一堆。」 因換屋需求日增,去年黃淑苓又在北醫附近找了間老公寓,雖條件與10年前看的差不多,但還是花了1100多萬元買了,一來一回等於損失700萬元,「如果當時我們買下,現已存下10年的房貸費。」 有此前車之鑑,她建議購屋前一定要多問有成功購屋經驗的人,買屋首要考量需求性與轉手性。 她記得她老闆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說過的經典話語:「從來沒有預售屋交屋時,會跟樣品屋長得一樣」、「別讓廣告迷惑,地段好壞才是王道,好地段連睡覺都會增值。」 |
中央銀行出手打房,但大台北房價仍居高不下,台北縣政府日前標售新莊副都心土地仍創下區域新高,下半年房市行情將如何?
建商:上漲不易大跌難
華固董事長鍾榮昌表示,因央行政策有意讓大台北地區的房市降溫,下半年建商應會觀望,房價再上漲可能不容易,但也不至於大跌,將會持平一段時間,冷靜一下,銷售率也可能會受影響。
長虹董事長李文造表示,近來台北房地產雖遇到政府政策降溫,但市場仍供不應求,由於經濟成長態勢已定、兩岸經貿日益熱絡。
住展:將轉成價平量縮
住展雜誌預估,下半年房市將從「價量齊揚」轉成「價平量縮」。
住展雜誌年初曾預估今年全年推案量為8000億元;但因第三季僅989億元,全年推案量下修為6800億元,減少幅度達1成5,預估下半年房市將由上半年的「價量齊揚」,轉為「價平量縮」,建商在開價上應力求合理,才能出奇致勝。
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則表示,當前台北房市一片長紅,供不應求有如「全世界只剩一杯水,大家都要搶」,加上ECFA等利多發酵,不論是本土資金或外資,都不想空手而回,會用大筆資金追逐市場上有限的籌碼,今年可說是「台灣不動產元年」,沒有看淡的理由。
房仲:沒有看淡的理由
顏炳立指出,而上半年的土地與商用不動產大樓交易金額逾千億元,已突破07年新高,預估下半年交易量還會走高。他認為,目前台北市「缺的是地、多的是錢、怕的只有政府打壓」,目前只是象徵性升半碼,對房市影響微不足道。
台灣房屋不動產分析師邱太煊表示,下半年房價能漲上去的,只剩豪宅有機會;至於一般住宅,頂多回頭修正10%到15%,所以跌下來空間也不大。
學者:會慢慢反轉降溫
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,業者當然都看好,但他還是認為,目前房價都是消息面與預期心理在支撐,下半年因選舉、簽ECFA、央行緊縮等因素,將是投資客利多出盡的時候;前天央行已開出第一槍,房市會慢慢反轉、降溫。
玄奘大學財金系副教授花敬群則認為,ECFA議題對房市有過多的吹噓,實際上還有待觀察。他說,半年來房地產已呈量縮,投資客正在退場中,若下半年量再不出來,房價就會緩步下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