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用介紹那麼詳細,告訴我,這個案子我可以賺多少? 」幾個月前,這是預售接待會館最常聽到的一句問話,業者形容這話就像是公開的「通關密語」,幾乎人口一句。但是,現在情況大不同。
信義代銷協理呂信銓說,現在各推案會館購屋人最流行的問話已經改成:「附近有沒有菜市場」、「社區有沒有設置垃圾收集場」,「這麼多公設,一個月要繳多少管理費呀? 」
走過奢侈稅衝擊,預售房市近來買氣逐漸回溫,看屋人潮回來了,殺價也理性多了,但案場氛圍卻和以往卻截然不同。
快狠準的投資客,變少了
中信房屋市場研究中心副理張心妮說,預售屋因為可以高槓桿財務操作,少少資金就可以進場買房,因此長期以來,預售購屋人多從投資而非自住出發,市場瀰漫投機風氣。
在這種情況下,呂信銓說,以往案場接待一組客戶,時間通常不用太長,投資客一看價格、二看付款條件、三看增值空間,只要「錢事」搞定,一切就都搞定。
海悅廣告協理郭正安說,有些投資客也會問抗震,問規劃設計,但大多只是隨口問問,到底可以抗震幾級,設計如何舒適,其實並不在意,因為房子並不是自已要住,問這些,只是在盤算要多花多少成本,未來轉手又可以多賣多少錢。
這種現象從四、五年前就已開始,去年下半年房市在兩岸題材激勵下,以驚人速度飆漲後,投資客更是把「快狠準」本色發揮到極致,總價低的就是一句「剩下的都給我」,總價高的就談付款條件,只要訂簽開低於一成,立刻成交。
這就是今年初許多推案紛傳「秒殺」的主因。
問得很多的自住客,變多了
不過這種情況在政府祭出奢侈稅後,快速收斂。一開始還有一些投資客持觀望態度,認為政府並不會真的實施,因此仍出來看房子,但隨著事態明朗,投資客也加快退場。
甲山林廣告總經理張境在說,4、5月間,各案場幾乎完全看不到投資客,信義代銷協理何胤諭表示,6月1日奢侈稅上路後,投資客有回來一些,但比率不高,市場仍以自住客為主,而且這一波回籠的,也多為長期置產,多少有自住考量。
不同的購屋客層,讓案場看屋型態完全不同。郭正安說,以前投資客看屋看地段,愈熱鬧的地段愈有增值空間,愈敢出手,但現在的看屋人會問,「這樣會不會很吵?」
以前幾十坪的基地,投資客也敢買,只要地段OK,就OK,現在這一波購屋人,即便面對基地有一定規模,但戶數過少的個案,還是會了解「這樣請得起警衛嗎?」
房市回歸居住本質 代銷業看好
呂信銓說,以前投資型的購屋人,除了問個案條件,也很注重附近土地標售情況,標價愈高就愈敢買,至於要求部份,則多以「拿愈少錢愈好」。但現在的購屋人,沒什麼人管周邊土地怎樣標,他們問學校、菜市場、問有沒有垃圾集中場,挑高氣派的門廳不一定能吸引他們,反而對一些擁有很多公設的建案提出質疑,擔心未來進住要付很多管理費。
代銷業者大多認為,這其實是很好的轉變,因為房子本來就是蓋來住的,而不是為了讓投資客賣來賣去,炒作獲利。奢侈稅對房價後續影響仍待觀察,但至少讓國內房市回歸住宅的居住本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